14 工作總結-(WX)-我的反思
來源:白林建筑 | 作者: 點擊量:
2017-10-10
內容導讀:總—我的反思 (WX)
摘要:做了十幾年的建筑,越來越覺得做一幢好的建筑實在太難了。
所謂好的建筑是指經的起遠觀,受得了近處,功能上合理,布局上經得起推敲的建筑。
我做了十二年的建筑,今天終于有機會坐下來靜靜地想一想了。我覺得自己僅是一個技術方面(施工圖...
總—我的反思 (WX)
摘要:做了十幾年的建筑,越來越覺得做一幢好的建筑實在太難了。
所謂好的建筑是指經的起遠觀,受得了近處,功能上合理,布局上經得起推敲的建筑。
我做了十二年的建筑,今天終于有機會坐下來靜靜地想一想了。我覺得自己僅是一個技術方面(施工圖)的專家和任務的執(zhí)行者,是一個傳統(tǒng)的負責人,模仿多于創(chuàng)新。很多情況下感覺自己并不處于中心位置,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工作方式和設計理念,仔細想來與現在所謂的甲方市場不無關系。我想談談時下建筑市場的實際情況。
一 急功近利的長官意識
前一段有文章報道,中國的城市南北無差距,大小無變化,意思是城市及城市建筑失去了特征與性格,同樣的意思,許多文章也報道過,建筑大師吳良鏞也說過。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,很大一部分是領導急功近利造成的,領導要政績,大城市要創(chuàng)建國際大都市,比較小的城市要趕大超強,而且沒有設計周期,一個建設項目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就急切開工建設,有笑話說一個縣級市內有一個白宮又有一個天安門。
二 參差不齊的業(yè)務素質
業(yè)主現在市場情況下絕對是老大,他們經常會說,我出了錢就得聽我的,于是不合規(guī)范的、不合理的或者是庸俗的建筑就會出籠,你辛辛苦苦做出的方案他們看都不看,說沒有照他們的意思畫-槍斃,只要你按我說的畫就ok了;隨著市場經濟的引入,行業(yè)競爭越來越激烈,經濟利益的驅動使得有些建筑設計公司為了多攬活,極力迎合與滿足甲方要求,本來不具備相應的設計資質與技術力量,為了把設計任務搞到手,不惜使用各種手段,采用巴結甲方、給甲方回扣、以高資質設計公司的名義承攬任務等等一系列手段,從而造成設計市場的無序和混亂狀態(tài),幸好現在的業(yè)主素質越來越高,對建筑師也越來越尊重,相信隨著社會的發(fā)展,很多業(yè)主會選擇真正有實力有水平的設計師。
三 浮躁不安的設計心態(tài)
目前很多建筑師對建筑前途感到暗淡,究其原因應該是建筑師自的素質,很多建筑師雖然表面上想做一個好的建筑,但實際操作卻是唯獎金數為首,這個項目合算,那個項目吃虧,建筑師報這個想法如何能做出好建筑,另外建筑師很少有考察學習再教育的機會,所擁有的還是當年學校學習的知識,老本吃了那么多年,再有激情再有能力的建筑師也無法避免坐吃山空的結局。因為有這么多的原因,我們國家的很多建筑的隨意性太大,不嚴謹,不耐看,沒有深度。
四 難以控制的材料和施工
建筑技術發(fā)展日新月異,新材料新技術層出不窮,建筑師由于忙著完成設計任務,沒有時間完成充電學習,對新材料新技術的了解知之甚少,有時候在雜志上在大街上看到一種新的建筑手法,卻無法了解是如何設計制造出的。建筑師如果對節(jié)點的處理一知半解的話,怎么能去創(chuàng)造好的作品呢?因此,老外如此點評我們的建筑:中國的建筑缺乏細部,不耐看;我所了解到國外的工程項目是由建筑設計公司總承包來完成的,這樣就保證了設計出的東西是合理可行的,他們的一套施工圖少則上百張多則幾千張,其中每一個節(jié)點都是一個設計的過程;難怪走在大街上偶爾看到一個駐足的建筑,打聽下來基本上都是國外設計公司所作,問國內同行均嘆我們無從設計。
我還是比較幸運,加入白林建筑工作室,雖說磨合過程有些痛苦,但白老師先進的設計理念,科學的設計方法和工作觀念及人生的價值取向深深地影響著我,同時也在默默地改變著我們的設計環(huán)境,我真心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,能給現在的建筑環(huán)境吹來一陣清風,逐漸改變我們的建筑設計。與白老師相處兩個月,在專業(yè)上,我對建筑的認識有了質的飛躍,具體有以下幾點體會:
一 建筑與環(huán)境并重
建筑不僅僅是一個單體,而應該是一個建筑群、一條道路、一個街區(qū)的設計,不是只重視建筑而忽略建筑空間的設計,如設計建筑時應同時考慮建筑所處的環(huán)境,充分利用各種環(huán)境條件,把建筑完全融入環(huán)境之中,真正做到建筑與環(huán)境的和諧統(tǒng)一,比如建筑與綠化、小品、路燈、座椅、鋪地等等相互協(xié)調,同時建筑要體現成熟的綠色科技,如太陽能的適用范圍能否擴展,中水的利用能否充分,建筑是否很好考慮了節(jié)能措施等等。
二 功能與藝術并重
建筑是為人服務的,建筑功能很重要,但只照顧功能布局,而缺了比例的協(xié)調,失去了韻律及不適宜的尺度,過分強調虛實對比則使室內出現很多暗空間,失去功能要素。
三 粗狂與精細并重
建筑是門藝術,現代藝術所有的講究建筑都適用,而不是只講究粗線條。好的建筑猛一看很簡單,細細觀察又感覺很復雜、細部處理很精細,一如我們的古建筑精美典雅。
四 建筑應為現代與歷史的交融
建筑必須在現代的外衣下有自己的文化底蘊,包含歷史的文脈,并不是兩者簡單的疊加,只有這樣的建筑才有生命力,比如北京的一些大屋頂現代建筑,就是建筑師缺乏對建筑歷史和當地文化的理解,不能將現代與古典相互融合,才作出的受人批判的建筑產品。
以上是我對建筑一些感受,下面談談我的工作情況和對工作室的一些想法。
最近感覺壓力好大,總覺得工作干不好,心中老是想著不能按時按質完成任務怎么辦,想想原因與自己的工作方法不妥有一定關系,也可能與沒有掌握科學地設計方法有關,今后的工作中還需要不斷的調整自己,更希望白老師的多多指教。
以前做實際工程比較多,對建筑設計方法的研究不是太注重,而且我的強項是組織作施工圖,方案相對比較弱,但我還是希望通過白老師的指點很快提高自己的方案能力,也很愿意接受白老師的教誨。
以前做項目負責人,我們的工作習慣比較松散,與工作室的習慣和工作方式有些差異,但是自己還是盡心盡力去做,自己做事做人的原則是勤勤懇懇做事,踏踏實實做人。
兩個多月的工作使我對白林工作室和白老師有了更多地了解,也慢慢領會了白老師嚴謹治學的大家風范和對待事業(yè)的執(zhí)著精神以及正直的人格魅力,從內心深處很是敬佩白老師,但我要說的是公司正處在發(fā)展階段,公司的發(fā)展與壯大應該結合現實社會 ,不能太過于理想化,經濟利益也應適當考慮。國內與國外的環(huán)境畢竟不同,中國現在的情況是太有自己的特色了,要改變現狀是個漫長的過程,也許需要幾代人的努力,俗話說,識時務者為俊杰,并不是要放棄自己的目標和夢想做個隨波逐流者,其實只需要適當的調整一下自己,對自己某些認識和看法做一點點傾斜,在大千世界中找到新的平衡點,學會適當的適應現實環(huán)境,這樣也許會事半功倍,無論是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有新的飛躍。
以上為我的工作總結,不妥之處,請白老師指正!
總—我的反思 (WX)
2006.1.09
(王旭)
2006.1.09
上一篇:13 工作總結-(GCF)-問心無愧
下一篇:15 工作總結-(ZWB)-我會做什么,我在做什么,我要做什么